为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火灾防控工作,切实加强全州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,克州消防救援支队与应急、住建、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动,在全州集中开展为期2个月的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,集中治理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顽症,筑牢全州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“防火墙”。截至目前,已摸排居民小区69个、居民楼320幢,发现并督改火灾隐患460余处,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。
主动作为,狠抓责任落实。现正值盛夏,居民家庭用电用气剧增,发生火灾的风险持续增大,支队积极提请政府专门制发实施方案,明晰各部门职责分工、确定防范整治重点和时间进度,确保工作有序推进,并积极协调交警、住建等职能部门建立起联合执法工作机制,与各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,实施联合检查,形成整治合力。针对部分居民住宅楼疏散楼梯、走道、窗台堆放杂物、楼梯间电动车停放等问题,联合城管部门、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搬离、撤线,同步开展说理宣传。针对机动车停放占用消防车道问题,联合交警现场挪车并对车主进行教育,对拒不挪车的车主在取证后下发《消防违法行为处理通知单》,依法做出处理。
源头管控,增强防控能力。支队围绕“三知四会一联通,处置要在三分钟”的要求,结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社区微型消防站实际,开展全州微型消防站大练兵,强化了微型消防站队员业务理论、防火巡查、装备操作、业务技能等基本素质,构建了全员参与、贴近实战的训练和考核体系,大力提升了微型消防站业务水平,确保火灾早发现早处置。并结合乡镇(街道)消防力量大培训活动,依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体系,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定期召开街道、社区相关负责人,社区网格员、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、物业工作人员培训会议。培训后积极发动各社区微型消防站、基层消防网格管理员等基层消防队伍力量,按照划片分区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查,重点检查消防车通道、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是否畅通,室内消火栓、疏散指示标志、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等,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。
借力科技,构建安全机制。支队积极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工作,截至目前,全州已落实电动车“三集中”措施的小区52个。同时,支队积极协调住建局制定建设标准,督促指导建设单位规划配建电动车库(棚),要求充电设施应采用不燃材料搭建,确保具备定时充电、自动断电等功能;并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,定期上门对各小区存在的电动车安全隐患进行整改。此外,组织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加强电动车停放、充电管理,指导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开展经常性检查。定期约谈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,调度使用、管理、巡查、维护等工作,指导社区结合网格化管理,划分责任区域,建立了专人定岗负责,划片包干管理、保安常态巡查机制;依托消防站开设了电动车“消防门诊”,利用测温仪等工具检测电池故障和安全隐患,为社会群众提供电池安全检查服务,提醒群众及时维修和更换电瓶。
宣传引导,提升安全意识。支队从实际出发,结合夏季火灾防控特点,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,将住宅小区火灾事故制作成案例视频,组织辖区物业单位及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等集中警示教育学习。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官方抖音账号、官方微博等自媒体平台,向群众开展火灾案例警示教育、普及消防知识;联合社区借助小区宣传栏、橱窗、电梯数字电视、小区横幅及广告牌等开辟消防宣传阵地,共张贴宣传海报5000余份。公开举报电话和投诉渠道,鼓励群众对占用、堵塞、封闭消防通道、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,从而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净化生命通道消防安全环境,进一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。